李姝睿:碧虚

Li Shurui: Some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展期 Period:

2025.5.17—2025.7.12


艺术家 Artist:

李姝睿 Li Shurui


地点 Venue:

空白空间 White Space



现场图集 Scene View

展品清单 Works List

新闻稿 Press Release



前言 Introduction:

我们高兴地宣布李姝睿在空白空间的第四次个展“碧虚”(Something Comes from Nothing)将于2025年5月17日开幕并持续至7月12日。本次展览将呈现其最新的绘画创作。

展览以唐代诗人张九龄“修竹含清景,华池澹碧虚”为灵感,通过绘画作品,探索水作为“神性存在”的哲学意涵,并以此延展对生命、能量及虚实本质的思考。此次展览不仅是李姝睿近年来迁居洱海后创作脉络的集中呈现,更是其在“光”与“抽象”的创作线索之外、向着更多维度感知世界迈进的实践。 

三年前,李姝睿迁居大理洱海边,这片宽阔的水体逐渐成为其创作的核心意象。展览标题作品《碧虚》以1.8米见方的画面呈现一汪托举光斑的绿水,虚实相生的笔触中暗含艺术家对水的复杂情感:它既是物理性的存在,亦是超越能量的载体。李姝睿拒绝将水简单“女性化”——“水的洪荒之力超越性别与文明,祂是神性的”,艺术家以“祂”指代水,既是对传统符号的颠覆,亦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哺育生命的亲身经历与洱海的潮汐节律意外交织,形成此次展览中作品的独特创作语境。哺乳期的“白色溪流”、孕期汹涌的泪水与洱海的波光共同构成了“体内水系与外界水体的共振”。艺术家坦言,这段经历迫使她以“躺平的视角”凝视水面,在身体的脆弱与自然的永恒之间,重新理解生命的聚合与消散。

在东西方的绘画传统中,水常常作为另一事物的对照或陪衬,李姝睿试图跳出这一框架,捕捉水作为主体的“动能”与“不可规训性”:如在《妈妈,你勇敢一点》(2025)中,光斑如弦上振动的能量,穿透水雾升腾为斑斓的云霞,再凝为雨滴回归大地,循环往复。

尽管常被指认为抽象画家,李姝睿却质疑“抽象”与“具象”的二分法。展览的深层逻辑源于李姝睿对物理学与佛学的兴趣与交叉探索。弦理论中粒子即振动的发现与《心经》“五蕴皆空”的哲思形成奇妙互文:若万物本质皆为能量振动,则“抽象与具象的界限无非是人类画地为牢”。这一认知也直接体现在其创作方法论中----如果说早期作品《深白》(2017)是以点阵模拟光的理性秩序,那么《夜涌》(2025)则在色块交融间引入“失控的轻盈”:在画面的结构中,点与线虽仍然构成了李姝睿标志性的视觉,但于远处遥望,画面中的水汽挣脱重力升向高空,汇聚为星辰;于切近处端详,流淌的水体又在坠落中与光共舞。这种“有序中的无序”既是艺术家对现时生命状态的回应,亦是对存在本质的思考:“我们皆是虚空中振动的能量,聚合为‘我’,又消散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