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自性洄溯

Friedrich Einhoff: Return to Self

展期 Period:

2023.7.15—2023.10.29


艺术家 Artist:

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 Friedrich Einhoff


策展人 Curator:

艾墨思 Thomas Eller


地点 Venue:

昊美术馆 How Art Museum(上海)



⇨现场图集 Scene View

⇨展品清单 Works List

⇨学术文章 Curatorial Text

⇨展览评论 Exhibition Review

⇨展览评论 Exhibition Review



新闻稿 Press Release:

“自性洄溯”作为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Friedrich Einhoff,1936-2018)迄今在中国最全面的展览,将展出百余件艺术家的布面及纸本作品,同时收录了他从未公开展出的珍贵素描和教学笔记,以及策展人特别为此次展览录制的采访影片。展览涵盖了“人物(Personenregister)”“微型画(Miniaturen)”“动物(Tiere)”和“转换照片系列(Überzeichnungen)”等不同题材的作品。此次展览将呈现这位艺术家对人类状况的深刻关注,并将这种情感深度真诚地融入作品中,展现他作为一个真正具有同理心、爱和尊重的人的特质。

作为艺术家,埃因霍夫并未追求所谓的“宏大杰作”,而是将他的才华施展于大大小小的作品上,将宝贵的艺术作品赠予世界,而它们以时而痛苦,时而幽默的方式对人类的灵魂进行钻研。埃因霍夫卓越的绘画技巧使其在艺术家群体中享有盛誉,并在近年来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和关注,尤其包括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

尽管埃因霍夫从未踏足中国,他的作品却在中国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本次展览将探索埃因霍夫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思想,并通过其学术背景及高品质的画作,试图揭示和反思他在中国广受关注的原因。“很显然中国和德国之间存在着一种隐而不宣的强烈情感连接,而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有效地激活了这种共鸣。”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艾墨思(Thomas Eller)表示。

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于1936年出生于德国马格德堡,并于2018年在汉堡去世,享年82岁。埃因霍夫是一位勤奋且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能够敏锐地感知并引导自己所处时代的能量。在二战后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少时体弱多病,他不得不在医院或疗养院中度过漫长而孤独的时光,这段特殊的经历激发了他对人性的研究和探索,并贯穿了他一生的艺术创作。

据采访了解到,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非常博学,对含有荒诞、黑暗和讽刺元素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是同时代的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 埃因霍夫也推崇并阅读了卡夫卡(Franz Kafka)、彼得·魏斯(Peter Weiss)、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阿尔伯特·加缪(Albert Camus)的著作,也关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的理论研究,后者以试图学习汉语从而解构语言结构中隐含的象征意义而闻名。

尽管阅读了大量书籍,埃因霍夫似乎很少向他人显露自己广博的知识。 对他而言,阅读与吃饭类似,是一种日常摄入营养的必需品,用以吸收新的思想并融入自身的思考中。但他显然没有与其他艺术家过多探讨这个问题,多数时候他们是在讨论艺术。诸如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彼得·布莱克(Peter Blake)和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等,这些艺术家都给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汉斯·普拉切克(Hans Platschek)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兼艺术理论家,他曾引导埃因霍夫从抽象主义走向实现自我的图像式绘画风格,并对埃因霍夫在探索绘画语言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2009年的卡尔斯鲁厄古典和现当代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埃因霍夫获得了汉斯·普拉切克“艺术与写作奖”。 在某种意义上,埃因霍夫是最接近中国文人画家概念的德国艺术家之一,以其强烈的直觉在工作室中进行日常实验。他并不热衷于创作“杰作”,而是更关注创作过程和画面的发展,这些画作甚至是基于艺术家的手自行生成的。 沃纳·霍夫曼(Werner Hofmann)用“中间”(in-between)一词来描述埃因霍夫专注于表达“变化”的焦点。 他不仅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还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克制、慈悲和尊重,以此提高和改进自身。 用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话来说:“受过教育的人能够克服自爱,从而听到他人想说的话。”换句话说,一个人必须通过对他者的深入理解,放下个人的成见和自我利益,方能追溯回归自我,从而达到“自我”(自性)。

弗里德里希·埃因霍夫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将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深入探讨人性,他的绘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比作为人类灵魂的山水画。基于这一观点,埃因霍夫的作品并非“关于”什么, 因为它们从不旨在展示、解释或叙述特定的事物,而是传达着艺术家注入其中的内在能量。 埃因霍夫在这方面进行了广而深的研究,以至于画中的人物有时甚至看起来是与“我”——正在注视画面的观者——相关联的,而这些作品也实则表达了自我的情感。

对于“为何埃因霍夫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这个问题,我们或许永远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能够将自己生命中的各种苦难和悲伤的碎片重新融合,凝聚成一股谦逊的力量,并将眼下的社会生活转变为一个充满关怀、尊重甚至是爱意的幸福环境。在经历了挣扎磨砺之后,他成功地洄溯了自我,而艺术便是他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