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如火炬

Ignis Oculi

展期 Period:

2025.2.27—2025.3.28


艺术家 Artist:

李文东 Li Wendong周妍 Zhou Yan曾臻 Zeng Zhen


策展人 Curator:

杜三川 Du Sanchuan


地点 Venue:

ARR Gallery



现场图集 Scene View

展品清单 Works List

新闻稿 Press Release



前言 Introduction:

浮冰上的篝火照亮了一个奇异的世界:猎人垂目于或将被射出的箭矢,校验着它的准头;渡鸦栖息于干枯的枝头,回望着它还在盘旋着的同伴;仿佛一个无根而起的大地覆满了海水,远方山边的轮廓光不知意指黄昏还是黎明......这是李文东笔下的“蛮荒之地”。如果传统山水世界是士大夫或隐士的神往之所,那么此刻画中火光所照亮的是被历史叙事所忽略了的平行世界,无关于考古式的研究冲动,而是以想象力作为它的注释,是今天的艺术家想起了一个边陲猎户的命运。李文东以坦培拉结合湿壁画的技术反复覆写着画中叙事,成为其画中历史的编写者,一头大象的消失或许是因为在另一处痕迹中示现了一匹马。

“火”是人类原初的文明隐喻,在周妍的绘画中,它以自身的动作于画面中形成了事件,它所锚定的是一种关照状态的发生时刻,即关照自身成为了既定事实,而非来自被任何动机所需要的叙事冲动。艺术家以某种剖析性的目光游移于情绪的流动状态中,画中物象是其回应和示现,无论是燃烧过的痕迹还是某种更为具体的对象:木皮、蜡烛、肉块或牙齿,它们呈现了超越视觉构建意义的凝视状态,这一凝视将绘画冶炼为认知重塑的丹药,也是艺术家对自我发起的知识考古式的行动与实践。

无论是知识考古还是艺术家的创作,在此都不是历史研究的工具,而是炸毁常识认知的火药。当我们在微信推送中谈论“抑郁症”,在基因检测里寻找“犯罪倾向”,在AI算法中定义“正常人”时,福柯的幽灵始终在提醒:一切看似中立的话语建构,都可能暗藏着权力铸造的动机。要破除这种潜在的规训,得先成为自身历史的考古学家——在话语的断层中,挖掘被主流叙事掩埋的反记忆(counter-memory)。曾臻以数字技术构建的面孔替换了宗教以及作为意识形态造神语境下的“圣像”,她们并无具体的身份所指,而是被艺术家的目光所切开了的图像及话语建构的动机残垣,这一动作在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的今天提示了一种危险的希望:爆破,然后在缝隙中学会聆听,通过对文化符码的反叛和僭越,从而争夺历史叙事在当下的重构权。